热门资讯
精选全国园区与企业最新热门资讯
官宣!成渝两地的这八个产业园区要搞大事情了!
- 2021-06-15 10:16
【概要描述】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是国之重器。近日,在成渝地区八方协同建设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暨地方产品(德阳)推介会上,八地经信部门共同发布了《成渝地区八方地方产品目录》,并发出“合作宣言”。
官宣!成渝两地的这八个产业园区要搞大事情了!
【概要描述】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是国之重器。近日,在成渝地区八方协同建设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暨地方产品(德阳)推介会上,八地经信部门共同发布了《成渝地区八方地方产品目录》,并发出“合作宣言”。
- 分类:公司资讯
- 作者:找园区网
- 来源:中制智库
- 发布时间:2021-06-15 10:16
- 访问量:478
导读: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是国之重器。近日,在成渝地区八方协同建设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暨地方产品(德阳)推介会上,八地经信部门共同发布了《成渝地区八方地方产品目录》,并发出“合作宣言”。
所谓“八方”是指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江津区、永川区等地区。装备制造业是八方的传统主导产业,产业链条完整、集群规模国内靠前,拥有一批龙头企业、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
八方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各具特色、各有所长——
成都航空装备、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国内一流;
眉山是全国最大传动件、小型压缩机和木工机床生产基地;
资阳是国内重要的交通装备出口基地,行业竞争力强劲;
渝北汽车、现代交通设备、智能装备制造加速壮大,产业优势突出;
江北拥有以长安汽车为龙头的汽车研发制造完整产业链,集群效益明显;
江津拥有重庆齿轮、潍柴,齿轮箱、减速器、内燃机等产品行业领先;
永川拥有以高端数控机床为主导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
该地区装备制造业实力雄厚,已经创建了德阳经开区、重庆空港园区等6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国家级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等。2020年,川渝两地装备制造业规模总量突破1.4万亿元,同比增长5%。
据悉,《成渝地区八方地方产品目录》收纳了437户企业的1400余项产品(仅涵盖川渝两地部分产品),涉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主导产业,将极大地促进两地供应链和配套链的建设。
会上,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青神经济开发区、资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庆空港工业园区、重庆港城工业园区、重庆江津工业园区、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八方还签署了《构建成渝装备制造产业生态圈合作协议》。
那么,成渝八方如何建设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在同期举办的“成渝地区八方协同建设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圆桌会议”上,中制智库理事长新望博士就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以下为其发言的主要内容,未经审核,整理如下——
今年春天的时候,我在北京参加了国机研究院关于德阳建设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规划的课题评审,今天看到不只是德阳,是成渝地区的八个产业园区,合力打造成渝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事情越做越大,而且在德阳召开这个发布会和研讨会,非常有意义。
讲两个问题:如何看?如何做?
1
成渝打造装备制造业集群的价值何在
首先,如何认识成渝地区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其价值何在?
所谓世界级产业集群,有其共性,如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话语权等等。但关于成渝先进装备产业集群,首先应该放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之下来认识。新发展格局就是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
中国的内循环最主要体现在五个国家级的区域发展战略。我们知道,区域发展战略有很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只有五个: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成渝双城经济圈在内循环为主的格局下,担负着中国内陆建立内循环第四极的重大任务。所以新发展格局下,成渝经济圈负有特殊使命。
成渝经济圈如何发挥好新发展格局之下的特殊作用?建设成渝地区先进装备制造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便是一个好的选择。成渝各有优势,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重庆的汽车业等等。但所有这些产业里面,介于成渝地区之间的,包括成都、德阳、内江、资阳,绵阳,再到重庆的西北部,这是先进装备、高端装备的一个回型走廊,在这个地区建设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基础厚实,顺理成章。
“十四五”提出要补短板、锻长板。个人认为,补短板是应急的办法,被卡住了当然要抓紧补。但长期看,短板是补不完的,一个国家如果把短板补完了,也就可以离开地球了。还是要和别人交换,还是从长远着眼,锻长板。成渝地区最有基础的就是世界级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是最大的长板,也是未来成渝作为中国经济第四极的核心竞争力和支撑点。
2
关于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新概念与新维度
建设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需要引入一些新概念、新维度,从而在理论上、政策上说得更清楚、更丰满。
首先一个概念是产业纵深。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制造业大国,优势就是我们产业有一定的纵深度,产业链非常长,装备制造是制造业的上游,成渝经济圈的这个集群必须在产业纵深的角度来考察、来论证。
第二,产业空间。产业布局、要素布局也叫空间经济学。内循环为主体的情况下,产业空间有一些新特点。作为一个内陆的经济圈、都市圈,优势在哪里,可以放在这个概念之下来研究。
第三,产业安全。先进装备制造集群和能源有关、和资源有关,和国家的经济安全息息相关,具有战略意义。东北地区也有先进装备的产业集群的基础,但是东北地区它不具备产业安全的标准,东北亚问题、朝核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位居西南内陆的先进装备集群其产业安全有不可替代性。
第四,产业基础。“十四五”讲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基础至少有两个方面和这个产业集群高度相关,一个就是基础装备、基础设备,还有一个就是关键的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因为高端装备、先进装备制造很多都是从零部件、关键零部件开始攻关下来的。所以从产业基础来看待成渝地区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集群,也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五,产业协调。中国是世界不可替代的制造业大国,主要是四个方面的优势:全链制造、强大产能、市场广阔、产业协调能力。产业协调不仅表现在国家层面,也表现在区域层面。这和西方国家不一样,今天这个会就是我们区域之间的产业协调能力的一个体现。
第六,产业带。集群未来成长的趋势也可能是带化。产业集群是普通交通的概念,产业带是现代交通的概念,比如说高速公路、高铁、管网、光纤、高压走廊等等出现后,形成的产业布局往往是带状。随着成渝之间现代交通的建设,以及未来与长江经济带的打通,这个产业集群的循环将更加畅通。
第七,一体化概念。成渝地区发展战略用“双城经济圈”概括,不像长三角,用的是“一体化”,京津冀用的是“协同”。成渝一个是直辖市,一个是省,难以一体化。但是产业上完全可以做到一体化,部分区域完全可以做到一体化。在高端装备先进制造方面完全可以考虑一体化,两个地区在高端装备、先进装备的产业发展上可以群内分工、打通规划,譬如在创新平台研发平台的共建上,采取一体化发展战略,从而避免同质竞争。
第八,可以参考区域经济学家“二次嵌入”、“二次开放”的概念。所谓二次嵌入就是一个企业、一种产品先嵌入一个区域性的产业集群,然后这个产业集群再嵌入到全球供应链、全球产业链竞争当中。
二次开放就是先区域间开放,再全球开放。先区域开放,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畅通内循环,同时,国际大循环仍然不能断,美国越是脱钩,我们越是要抱紧缠住。
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全世界也离不了。成渝地区的高端装备、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完全可以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拥抱全球市场,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当然也包括一带一路。
3
如何结合园区建设装备制造业集群
怎么建设成渝地区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概括讲就是发展混合经济,建设混合式产业集群。具体讲要做好六个结合——
No.1 虚与实结合
今天到场的这八个园区,产业结构特点是比较实。中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也往往表现在产业上,实的地区太实,虚的地区太虚。德阳比较实,杭州又太虚。成渝八方未来在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实虚结合。
昨天参观了德阳的天府数谷,盘子大,起点高,但建议还是做出特色,也就是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的结合上做文章,助推装备产业集群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别搞成两张皮,实虚分立。
No.2 国与民结合
高端装备重型装备产业发达的地方,都是国有企业为主,国有这块很强,但民营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这是历史遗留。今后,要国有和民营相结合,以国带民,国有企业带动民营企业一起发展,这样的集群才有活力。
现在浙江、广东很多民营企业也进入到了高端装备制造业。未来装备制造,可以向两个三角洲招商,向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招商,来丰富这一地区的所有制结构,或者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注入发展新活力。
No.3 大与小结合
大的企业不够强,小的企业不够多,这是老工业基地的普遍问题。以原来的大企业做基础,扩链,延链,可做的工作很多。大中小微企业和谐共存是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共同特点。目前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特点像人工林,如果再多一些中小企业的话,就可能变成大森林、天然林,变成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有参天大树,有乔木,也有灌木,甚至花花草草。
No.4 重与轻结合
重工业曾被认为是工业之母、制造之母,前社会主义国家都崇尚重型化大型化,但未来必须以人为本,走向服务型制造。未来大型装备能不能利用同样的原理轻量化小型化?未来的能源极可能是分布式分散式的,包括核能。一旦小型化分散化,可能会进入意想不到的市场领域,这个产业也能够更好地循环起来。
No.5 新与旧结合
传统的产业和基础不能丢掉,前些年一些地方改制,把原有的产业基础丢掉了,转型升级就失去了基础。没有汽车就没有新能源汽车,没有机床就没有数字机床。八方园区,是装备制造的新势力,但应与原有产业有机结合。
传统装备制造业,尤其是能源类的装备制造,一定要跟上新兴产业发展趋势要求。能源装备最大的一个趋势就是绿色化。双碳背景之下,能源装备,必须随国家能源战略、能源结构的调整而调整。
我去过某家大型能源类企业,年销售两千多亿,利税二百多亿,它有九个火电机组,六个在工作,三个最先进的在闲置,投资260亿,闲置两年了。为什么?没有碳排放指标。
No.6 中与外结合
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一定要具备国际眼光、国际标准,争取加入全球顶级产业联盟,成为全球产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或者至少是源头之一。要设法引进巨头,至少要有与全球龙头型企业的深度合作。德阳的中德产业园可以考虑与霍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研究院之间建立联合体,争取与世界装备制造产业第一阵营为伍。
-End-
来源:中制智库,仅作分享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