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0969

热门资讯

精选全国园区与企业最新热门资讯

/
/
一个县级市吸引星巴克落户,案例还上了高考,为什么昆山可以?

一个县级市吸引星巴克落户,案例还上了高考,为什么昆山可以?

  • 2021-06-21 10:37

【概要描述】昆山如做招商?

一个县级市吸引星巴克落户,案例还上了高考,为什么昆山可以?

【概要描述】昆山如做招商?

  • 分类:公司资讯
  • 作者:
  • 来源:园区在线
  • 发布时间:2021-06-21 10:37
  • 访问量:634
详情

导读:

 

昆山如做招商?

 

「星巴克落户昆山」上了今年高考考卷。

 

有媒体报道,今年高考文综乙卷第36题(非选择题第1题),以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项目落户昆山为阅读材料,并围绕区域协同发展设计答题。昆山招商案例上了高考,尚属首次。

 

 

据悉,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是星巴克在美国之外最大的一笔生产性投资,也是在亚太市场的首笔投资。一个县级市吸引这样一个「高大上」的项目落户,案例还上了高考、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是昆山?

 

找园区网注意到,这两年网络上关于「昆山模式」的文章汗牛充栋,一些重复的内容在此便不再赘述。今天,找园区网主要从「筹钱」和「招商」——两个政府最感兴趣的角度,谈谈昆山的先进经验做法,希望给读者一些启示。

 

1

 

自费搞开发区,钱从哪儿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农为本」的昆山被称为「小八子」,「小八子」是苏南民间对八个县名次最末位的俗称,后来江阴、无锡从苏州分离,昆山又被动成为了「小六子」。

 

1984年,国务院批准沿海建立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但昆山作为一个小小的农业县,显然搭不上车。

 

于是,昆山的决策者做出了一个超常规的决策——靠自己的力量兴建工业新区。

 

自费建园,除了政治风险,更大的问题是——「钱从哪儿来」?

 

事实上,不只是昆山,当下全国三线(及以下)城市财政收入基本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严重依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如何筹钱搞基建、建园区,是地方政府面临的普遍难题。

 

昆山是怎样做?

 

我们了解到,当时昆山至少从三个渠道筹措资金:1、财政挤一点(1984年,县财政给予50万元资金,建设了开发区第一条马路);2、企业筹一点(开发区热电公司、建设公司通过民间借贷和企业投资融资);3、银行贷一点,三方筹一筹,弄到了启动资金。

 

但昆山政府领导清楚,启动资金只能解一时之急,要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

 

当时恰逢一位台商来昆山考察,提出购买15亩土地。

 

能不能卖?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今天,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企业通过「招拍挂」获取土地,操作上没有任何问题。但当时城乡土地是基本以划拨为主,受传统观念禁锢,很多人认为卖地就是卖国家主权、是卖国。所以当昆山政府决定要出售土地时,引来了巨大非议。面对质疑,昆山组织相关干部去深圳、厦门等沿海发达城市考察,解放思想,同时安排各级领导认真学习土地政策法规,慢慢消除了各界的疑虑。

 

1989年4月,昆山开发区以100万的价格向上海申大公司出让了一块15亩的工业用地,年限50年,这也是江苏省第一块有偿转让的国有土地。

 

我们看来,昆山试点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看似顺势而为,实则是反其道而行。因为昆山近邻上海、苏州,基础条件不足,但地理位置优越,按照常规思路,应该是以廉价土地来吸引企业落户(事实上当时绝大多数城市也是这样做)。但昆山把土地视为宝贵的财富,通过有偿出让, 既给昆山开发区的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投资渠道,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土地效能,杜绝了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此外,我们注意到,除了主动「开源」,在「节流」上昆山亦是不遗余力。

 

在开发初期,昆山便聘请同济大学制定了3.75平方公里的规划,根据规划做好道路与市政管线,有项目进来时,用一块征一块,滚动开发。这样,政府前期并不需要先投入大量征地费用,暂时不用的土地依然耕种。

 

另外,当时我国还没有所谓的「产城融合」概念,各地工业区基本都设在远离市区的空旷地带,旧城的设施和优势无法有效利用。昆山为了集中财力,采取了「紧靠旧城、开发新区、新老结合」的开发思路,开发之初,旧城的人才、技术、厂房设备给开发区提供配套;当开发区到一定规模时,再反哺旧城改造,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建设成本。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1988年3月22日,人民日报编发《「昆山之路」三评》,来自中央媒体的声援使昆山开始摆脱尴尬局面,昆山「自费开发区」于1992年获得「国批」,如今,昆山经开区已经成为了昆山经济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

 

2

 

招商引资,昆山有哪些绝招与案例?

 

昆山先进招商经验不胜枚举,我们把它归纳为「招商七招」。

 

1、以外招外

 

我们曾和大家分享太仓的以外招外先进做法,而昆山的招商模式与太仓有异曲同工之妙。

 

1990年,江苏第一家台商独资企业顺昌纺织落户昆山开发区,由于台商间素有口碑相传、以老带新的习惯,顺昌纺织的成功试水引来一批台商,短短3年时间,「顺」字号台企就增至6家,「一顺变六顺」的故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2、产业链招商

 

2005年,昆山经开区与IVO(台湾龙腾光电)合资成立龙腾光电(国内第三家第五代TFT-LCD生产厂商),待项目落地后,昆山马上整理了产业的供应链整合图式,按图索骥,先后引进一批有素玻璃、彩膜、液晶、背光源、驱动芯片等核心零部件项目,形成了一条较为完备的光电产业链。

 

3、服务招商

 

现在各地招商引资都由拼政策转向了拼服务,拼政策是相对简单的,把政策一亮,谁好谁坏一目了然;拼服务是相对复杂的,硬件服务还还说,但软性服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

 

2019年,昆山为了引进德国曼胡默尔公司(全球滤清器龙头),从了解项目信息,到第一次接触,再到后面几轮考察、谈判,昆山市领导和开发区领导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指导推动项目的对接进程,尽心尽力解决企业难题。比上海更高的行政效率和更诚恳的招商引资态度赢得了企业的认可,最终项目顺利落户。

 

4、同城化招商

 

昆山东距上海仅有55公里,具有同城化优势,昆山干部招商时经常说一句话:「上海机场就是我们的机场、上海市场就是我们的市场」。

 

1996年,昆山引进全球第一大笔记本代工企业仁宝公司,原因就在于仁宝公司需要有海港、有国际化的机场、有腹地(仁宝海运和空运的比例是6:4),而昆山正符合以上要求;这次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落户昆山,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昆山开发区靠近上海,对星巴克整个产业的发展带动有利。

 

5、资本招商

 

近两年,昆山也在不断尝试用资本的力量撬动项目落户。比如,去年昆山经开区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集萃精凯高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久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四方发起设立了5亿元的超精密产业引导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投资于精密制造和智能制造产业链上相关公司,以引入先进制造业核心技术、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重大项目入园。

 

6、专业化招商

 

2016年,昆山通过招才引智引进北京大学梁子才教授,为了解小核酸产业,招商局的干部用了两年时间学习小核酸产业;当昆山干部与梁子才第一次会面,招商干部表现出的专业素养和对行业的理解力让梁教授极为惊叹,直接促进了项目落地。

 

如今,围绕小核酸产业,昆山已经集聚了60多家企业,形成了以昆山地区为核心的中国小核酸产业创新板块。

 

7、「线人」招商

 

我们了解到,昆山干部非常善于利用「线人」招商,他们会梳理客户可能在的地点(五星级酒店、会议中心、展览馆等),然后找到对应的酒店大堂经理、会务经理、保安经理等,送他们一些小礼物(购物卡、充值卡),请他们帮忙关注招商会、产业论坛等信息。

 

-End-

 

来源:园区在线;以上图文,仅作分享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电话

热线:

010-62567620

地址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远洋国际中心C座2303

关于我们

找园区网是中企信达旗下的总部经济园区与产业引导基金聚合平台,目前平台上的优质产业园区与引导基金遍布全国十省市。我们依托专业的团队、丰富的政府资源、强大的技术、创新的理念,并基于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阶段、行业特点和具体需求,为企业提供产业选址,投融资,专精特新,园区返税,税务筹划等一站式落地服务。 

给我们留言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

版权所有©中企信达(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9007971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首页          关于          资讯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