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精选全国园区与企业最新热门资讯
驱动潜在独角兽企业发展“弯道超车”,园区为什么能?
- 2021-07-07 11:57
【概要描述】近期,发布的《2021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中显示,苏州市48家潜在独角兽企业上榜,首次跻身全国前三。
驱动潜在独角兽企业发展“弯道超车”,园区为什么能?
【概要描述】近期,发布的《2021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中显示,苏州市48家潜在独角兽企业上榜,首次跻身全国前三。
- 分类:公司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7-07 11:57
- 访问量:439
导读:
近期,发布的《2021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中显示,苏州市48家潜在独角兽企业上榜,首次跻身全国前三。其中,有36家分布在园区,这是园区加速打造创新引领之地的阶段性成果。
为什么园区潜在独角兽企业可以占据全市四分之三?园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有何“法宝”?或许我们可以从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倪乾在大会上的发言中,窥见园区崛起之因:“我们坚持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省内首家区体一网通办平台。毕马威参照世行标准评估结果显示,园区营商环境模拟国际排名第25名……”
01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高新技术企业超1800家,各级瞪羚及瞪羚培育企业512家,各级独角兽及准独角兽企业102家,境内外上市企业50家,其中,科创板12家……在内外双循环、新旧动能转换的双重发展格局背景下,以瞪羚、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为代表的高科技高成长企业已经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而这些都离不开园区前瞻打造的开放发展、产业生态、创新生态、营商环境等优势条件。
知行汽车科技创始人兼CEO宋阳曾是原博世中国智能驾驶研发部创始人,2016年底,他和团队在苏州国际科技园成立了知行科技,致力于研究汽车无人驾驶。宋阳现在还能清楚地回忆起创业初期的困苦,“在我们艰苦摸索的过程中,园区给了我们企业很多支持和帮助,在苗圃学院里,对我们进行指导和培训,从财务培训、产业链对接、资金支持等方面一一入手。2018年,我们成为了苏州市潜在独角兽企业,到现在入选全国的潜在独角兽企业,是园区成就了我们。”
对于园区“店小二”式的亲商服务模式,克睿基因董事长兼CEO徐元元也深有感触。克睿基因是一家专注于新型医药、分子诊断领域中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原创性应用开发的生物科技企业,自2016年落户园区至今,凭借自主研发的技术平台,公司已开发出快速便携、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诊断类产品,目前4款产品进入申报阶段。“生命科学是长期的接力,园区每一棒都能给予企业精准地支持。” 徐元元表示,从零起步的创业道路十分不易,公司可以从最初的400平米实验室搬到现在12000平米的办公室,近期还拿了地建研发生产基地,背后都是园区涵盖资金、人才、政策、场地的全方位扶持让企业顺利渡过了艰难时期。“这一次入选潜在独角兽,是对我们的认可,也给了我们面向全球发展的底气。”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多年来,园区坚守政府与市场边界,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为入驻企业提供及时、贴心的“隐形服务”。在全省率先推出“一网通办”平台,精减企业办事环节,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首批纳入14个部委办局的451项事项,园区81.3万常住人口和12.7万市场主体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实现一网(窗)提交、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数据共享。
02
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催生发展“强磁场”
这次发布的潜在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显示,苏州潜在独角兽企业有20家分布在创新药与医疗器械领域,赛道特征明显,而其中,有七成来自园区,这表明园区的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创新集群已经形成。
产业是高成长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多年来,园区立足产业基础,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地标,自2006年起重点规划、引导和培育了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集聚高端创新资源要素,不断优化产业生态,产业成果显著。去年园区三大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达2494亿元,增长22.9%。今年3月,科技部相继发函支持江苏省、苏州市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园区产业发展迎来新契机。
也正是看中园区一流的产业生态,国内外高科技高成长企业纷纷来园区落户、增资扩产。
乐聚机器人CEO常琳近期正在和团队讨论苏州研发中心的选址。2016年他和两位大学校友共同创办了乐聚,公司曾获得腾讯、深创投、洪泰、深圳报业集团、青橙资本的投资。公司产品此前主要用于教育场景,当前正扩展在医疗和家庭服务等场景的应用。常琳调研后发现,园区将生物医药作为“一号产业”发展,“这让我们有信心在园区做医疗板块研发中心的落地。”
“傲林科技也正积极推动落户园区这块宝地。”傲林科技是一家来自北京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隶属于企业数字服务赛道,近期也正在讨论落户苏州的选址,并希望助力苏州打造最优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生态链。今年以来,团队已收到苏州工业园区等苏州市有关区县多方抛来的“橄榄枝”。
产业兴则园区兴
企业强则园区强
园区高度重视高成长企业的培育
早早就进行了高位谋划
2018年开始,园区高度培育高成长企业,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实行分类培育,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发展梯队。
对总部设立在园区,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经济贡献集中体现在园区的科技企业,在研发创新、增资扩产、地方贡献、股权转让、用地保障等方面给予综合奖励支持。
在人才吸引与留存上,给予购房补贴、优惠租房、落户入学、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重点政策支持。
如今
园区已在国家经开区排名中实现五连冠
在国家高新区排名中跃居第四
实现生物医药产业
产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
推动纳米技术应用产业
跻身全球八大纳米产业集聚区
正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发展高地
未来,园区将积极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沪苏同城化、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等重大机遇,集聚最优资源、集中最优政策、营造最优生态,加快形成一批世界一流标杆企业,向着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奋勇迈进。
-End-
来源:税务大讲堂、财务第一教室、梅松讲税、税台;以上图文,仅作分享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