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精选全国园区与企业最新热门资讯
企业7年外迁7000家:北京离北京越来越远,离“帝都”越来越近
- 2021-08-30 10:29
【概要描述】北京北五环来广营地区曾经有一条著名的汽配洗车一条街,现在已经消失了,变成了一大片公园和绿地。
企业7年外迁7000家:北京离北京越来越远,离“帝都”越来越近
【概要描述】北京北五环来广营地区曾经有一条著名的汽配洗车一条街,现在已经消失了,变成了一大片公园和绿地。
- 分类:公司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8-30 10:29
- 访问量:550
导读:
大城市尤其是超级城市经常充斥各种中低端产业和地下室人口。但是这里面的因果关系经常被搞混,他们不是导致超级城市混乱的原因,而是被超级城市发展前景吸引所导致的结果。
2019年元旦刚过,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牌匾就被送进了档案馆。北京各大班子成员通通搬往城市副中心通州办公。最近,在京高校、医疗单位、央企总部向雄安新区迁移的新号令也已经下达。
有一个公开数据称,在2014-2020年7年间,北京企业一共外迁7009家,平均每年外迁1000家。2021年上半年仅东城区就注销企业1792 家,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三大行业。今年上半年,东城区迁往京外企业18家,注册资本迁出总额100.87亿元。
北京北五环来广营地区曾经有一条著名的汽配洗车一条街,现在已经消失了,变成了一大片公园和绿地。毗邻公园而居按理说是件好事,但是以后要去哪里洗车呢?菜市场搬走了,街边小店关门了,同时搬走的还有城市生活的便利。
北京城正在重塑。故宫位于北京的正中央,周边围绕着规模庞大的国家行政机构。这里现在是安静肃穆的中央政务区。普通人一年里很少有机会踏足这块土地。今天的北京已经不再是老北京的北京,而是名副其实的“帝都”。
半个世纪以来,北京曾经是事实上的中国经济中心。
在建国初期,北京城市建设蓝图是从天安门城楼上望出去,满眼都是工厂冒烟的烟囱。用了几十年时间,北京“举全国之力”建设成了一座重工业城市。北京经济体量曾经一度接近上海,长期坐稳中国经济第二把交椅。但是这个历史进程可能即将结束。
今天的北京,正在主动从经济中心的角力中退出。昔日“世界城市”的定位已经变更为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四大中心。
非首都功能疏解,清理的可不仅仅是外来人口。迁往通州城市副中心的都是北京市公务员,搬往雄安新区的都是体制内各类高校和企事业单位。
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人士说法,非首都功能疏解是指“几个一批”,即包括“一批制造业”、“一批城区批发市场”、“一批教育功能”、“一批医疗卫生功能”、“一批行政事业单位”。
北京按照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就地关停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对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一般制造业实施整体转移,对高端产业中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制造环节实施调整,在京津冀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等。
北京原则上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将部分教育医疗资源转移到北京之外,最起码是北京四环之外,高校不允许在城六区之内进行扩建,医疗资源通过各种形式,如办分院、合作办院等将部分医疗资源转移出去。
海淀区中关村大街完成市场腾退后,开始主打创新创业主题楼宇。动物园地区天皓成市场转型成为宝蓝金融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厦转型为首建金融中心,大红门批发市场拟打造全新时尚生态圈。
调整规模和力度都空前。北京市人口从2017年开始下降。7000家外迁企业,包括制造、零售、批发、运输、仓储等业态,如天女散花般散落在河北、天津、江浙、珠三角。
搬迁出来的土地大量用于绿化。北京首次将“留白增绿”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企业外迁意味着雾霾更少,蓝天更多,绿地更绿。但同时也意味着GDP和地方税收流失。
因为北京财政收支形势严峻,财政局局长公开喊穷,市长公开呼吁过紧日子。这哪里像以往豪气冲天的北京。
北京企业外迁,对于周边城市来说却是重大利好。以前上门招商都不一定受待见,现在终于可以挺直腰杆谈合作了。
天津河东区制定了“周周进北京”工作机制,配备了一支过硬的招商队伍,要确保今年落地京冀企业200家以上。河东区除了新建55万平方米高端商务楼宇,还要启动运营一批空置厂房,转型升级一批低效厂房。目前正在推进一冷库、中冶天工老旧厂房提升改造项目。2021年以来,河东区已经引进来自京冀地区投资企业89家,今年一季度河东区实际利用内资到位额超20亿元。
金贸产业园区是天津市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承接平台之一,2020年中能建天津电建公司在园区建成总部大楼并入驻,引进高端人才近千人。2021年还将建成中能建天津电力设计院总部大楼。
石家庄机场承接非首都功能航空运输业务。秦皇岛将建非首都功能承接平台、公共服务功能承接平台。北戴河休疗养资源将重点承接北京二三级行政机构及国家咨询机构、研究机构等企事业单位的疏解和转移。
北京石景山区与唐山市曹妃甸区签订合作协议,引导石景山区非首都功能产业向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转移。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为重点,引导相关企业将装备生产制造环节向曹妃甸布局。
天津滨海新区成为金融商务、科技创新等首都功能外迁重要承接地。中铁、中铝、中船、神华、北车等已在滨海新区设立分部;大唐、华能、华电、国电4家电力集团在滨海新区完成融资租赁总部增资工作。
由于外迁企业太多,甚至还刺激起来一个新市场。提供企业搬迁服务、协助企业办理跨省迁移手续的公司诞生一大批。
制造业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要对象,一般性厂房很难满足研发型企业的需要。河北三河经济开发区铭泰产业园为解决企业"工业上楼"问题,在三期工程规划之初就确定了将产品打造成"产、研、办"于一体的中试研发楼,首层层高7.9米,二层至4层层高5.2米,提供多元组合空间满足各类制造企业的需求。
当年“上山下乡”并没有使千千万万知识青年在农村扎下根。只要首都还是那个首都,各种机构向权力中枢集聚的势头就不会改变。但是关门的小饭馆,拐角处的理发店,步行可达的修车铺,这些鲜活的城市生态在短时间内可能很难重现。
北京城的面貌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不过这座城市的面貌已经变化好几回了,也见怪不怪……
-End-
来源:方升园区大会;以上图文,仅作分享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