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0969

热门资讯

精选全国园区与企业最新热门资讯

/
/
/
基金探秘:创投合伙基金的自然人LP计税方式抉择

基金探秘:创投合伙基金的自然人LP计税方式抉择

  • 2022-06-21 09:25

【概要描述】

基金探秘:创投合伙基金的自然人LP计税方式抉择

【概要描述】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水母研究
  • 发布时间:2022-06-21 09:25
  • 访问量:171
详情

创投企业的核算方式确定下来后,3年内不得变更,所以对于自然人合伙人来说,想要达到税负更低的效果,选择核算方式还是值得考究的

 

01

单一基金核算 

 

为了进一步支持创业投资企业的发展,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财税〔2019〕8号文件——“关于创业投资企业个人合伙人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落实创业投资企业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政策规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含创投基金)可以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或者按创投企业年度所得整体核算,对其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创投企业的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下图是对政策的梳理↓↓↓

 

 

根据政策,从 2019 年 1月 1日起,依法备案的创投企业,可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其个人合伙人从该基金应分得的股权转让所得和股息红利所得,分别按 20%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创投企业若选择按企业年度所得整体核算,其个人合伙人从创投企业取得的所得,按 照“经营所得”项目、5%-35%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创投企业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或按创投企业年度所得整体核算后,3年内不能变更。

 

除此之外,创投企业在2019年做了单一基金核算备案已满三年的,以后年度想要继续按单一基金核算的企业需要重新去税局备案。同时,之前采用整体核算方式的、未选择单一基金核算方式的企业,想要从2022年开始按单一基金核算的,也可以去税局备案。

 

这时创投企业就会有疑问了,是选择单一基金备案核算方式还是按年度所得整体核算方式比较好?

 

02

年度整体核算

 

年度所得整体核算是指将创投企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计算应分配给个人合伙人的所得。其适用税率为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因为可以扣除成本和相关费用,因此基金的管理费以及业绩报酬都可以在计算所得时扣除。可以看出整体核算与正常企业的核算无甚差别,因此也不需要备案。

 

与单一投资基金核算相比,年度整体核算亏损的,可以按有关规定进行跨年结转,除此之外按年度核算,如果没有综合所得的,可以依法减除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扣除。

 

03

如何抉择核算方式

 

一般来说,单一投资基金核算方式和按年度所得整体核算方式创投企业这两种核算方式之间不存在绝对优势,但由于私募基金的投资额度较大,所获收益也较大,容易达到5%-35%超额累进税率中的35%的最高档税率,因此私募投资者会更偏向20%税率的选择。

 

只不过,按20%的税率核算在成本和跨年度结转方面都存在限制,所以并不是所有情况使用20%都能达到最低的税负。因此创投类企业在选择核算方式时应当综合考虑,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核算方式。举几个例子:

 

 

通过举例说明,如果单从收益与成本两个方面考量(只考虑股权转让收益,暂不考虑股息红利),其实大致可以区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01、基金收益高,成本相对较小时可以考虑20%税率的核算方式;

 

02、当收益减成本所得余额较小时,可以考虑按5%-35%税率的核算方式

 

03、当产生的亏损较大或70%的投资额不足抵扣金额大时,可以考虑按5%-35%税率的核算方式。

 

一般来说,不同企业、不同项目涉及的情况比较多,而且复杂,所以不能一刀切。相关企业想要降低税负,测算适合自身的核算方式时除了要考虑成本和收益,还要结合企业及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测算,经过深入分析及考量后再做出合适的核算方案。

 

来源:水母研究,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电话

热线:

010-62567620

地址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远洋国际中心C座2303

关于我们

找园区网是中企信达旗下的总部经济园区与产业引导基金聚合平台,目前平台上的优质产业园区与引导基金遍布全国十省市。我们依托专业的团队、丰富的政府资源、强大的技术、创新的理念,并基于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阶段、行业特点和具体需求,为企业提供产业选址,投融资,专精特新,园区返税,税务筹划等一站式落地服务。 

给我们留言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

版权所有©中企信达(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9007971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首页          关于          资讯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