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精选全国园区与企业最新热门资讯
这个城市以招商变身“锂电之都”GDP冲万亿,怎么做到?
- 2022-06-30 09:40
【概要描述】
近年来,一个通过招商异军突起的城市特别值得大家研究——江苏常州,通过下注新能源产业链招商,成为了“锂电之都”,聚集了大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质项目,GDP向万亿目标发起冲刺。整理了常州招商引资的典型案例供大家参考。
01
常州变身冲刺“万亿”
的隐形“锂电之都”
曾经随着“苏锡无常”梗归于沉寂的常州,正凭借动力电池产业迎来“翻盘”的机会——这里聚集了以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领衔的近50家规上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企业(3440家)数量全国第一;已建成动力电池产能85.5GWh,居全国首位。
图: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领域代表企业,数据来源:启信宝产业链数据
低调蓄力的常州,已悄然成为全国动力电池领域的“隐形城市冠军”,俨然是事实上的“锂电之都”。
产业决定城市未来。2021年,常州GDP达到8807.6亿元,仅次于刚刚晋升万亿城市的东莞,在全国排名第25位,省内排名第5位。如今,常州已锁定“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定位,向万亿目标发起冲刺。
2021年宁德时代营收达1303.56亿元,净利润159.31亿元。其中,宁德时代在常州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江苏时代”),是除总部外最大的子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49.01亿元、30.65亿元。
基于挖掘长三角客户需求,早在2016年,宁德时代就在溧阳投资建设锂离子电池长三角基地项目,设计产能50GWh;2017年,又与上汽集团联手在溧阳合资建设生产基地,设计产能36GWh。
与此对应,江苏时代、时代上汽动力电池公司(下称“时代上汽”)先后成立。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一度公开表示,要把溧阳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基地。
宁德时代、上汽集团与溧阳的“触电”,也成为常州从无到有、换道超车的开始。
常州官方公布的数据也显示,截至2021年底,常州已建在建产能超260GWh,动力电池产量超57GWh,国内装机量占比三分之一、列全国第一。
近五年来,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达6974件,跻身专利总量第十位。按照产业环节拆分,动力电池相关专利达4444件,位居全国第一,展现出较为强悍的创新能力。
除宁德系之外,广汽集团一手扶持的中创新航、绑定长城汽车的蜂巢能源也均是常州企业,并且分别跻身全国动力电池市占率第三和第六。1-4月,二者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5.09GWh、1.64GWh,市占率分别为7.89%和2.54%。
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企业数量达到3440家,居全国第一位。尤其在动力电池板块,已经聚集起近50家规上企业,动力电池已建成产能达85.5GWh,居全国首位。
“常州的优势在于,工业装备和汽车零部件领域基础雄厚,为动力电池的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启信宝产业研究专家表示,当地政府通过注册孵化、精准招商等手段,在产业发展初期就布局了贝特瑞、中创新航、北汽新能源、星星充电等上下游配套企业,并积极搭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产业创新载体,形成了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02
常州新能源
如何实现全产业链深度布局?
动力电池属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的细分领域,上游有原材料,下游有整车制造及服务支撑。一家龙头企业落地,必然带动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落户。
栽好梧桐,引凤来栖。恩捷股份是全球锂电材料龙头企业,隔膜产能和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作为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的主力供应商,企业顺理成章落户金坛,上中游从此成为“友邻”,有了更多交流与合作机会。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批项目形成一个增长极。目前,金坛已建立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芯、电池PACK箱体及配件、BMS(电池管理系统)等动力电池领域完整的产业链,链上企业超100家,其中规上企业69家,集群态势显现。“十四五”期间,金坛力争将新能源汽车打造成全区首个千亿级产业。
在溧阳,动力电池产业已集聚50多家国内行业细分领域的知名企业,产品涵盖正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结构件等电池关键环节,初步形成了全国有影响力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预计到“十四五”末,溧阳动力电池产业将迈上千亿台阶。
下游,理想、北汽新能源、比亚迪、牛创新能源等整车企,业纷纷在常州布局生产基地。比亚迪整车项目的落户,推动比亚迪在常州高新区的全方位“链式”布局,同时带动弗吉亚、泰瑞电子、大成精密机械等零部件配套商落户,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此外,常州本地的充电桩运营企业星星充电,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充电桩运营企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延伸。
新能源汽车产业“群雄逐鹿”,短短数年内在常州生发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背后,是国家“双碳”战略的“天时”、常州产业基础优良的“地利”,以及因势利导、抢抓风口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人和”。目前,常州已成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板块中产业链最长、涉及领域最全的地区之一。
在光伏新能源领域,常州是较早实现光伏技术产业化和太阳能产业集聚的地区,形成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布局,拥有全球领先的光伏企业天合光能,集聚了东方日升、亿晶光电、正信光电、斯威克、中信博、永臻科技等一批年销售10亿元以上光伏企业,带动效应不断显现。
建链补链强链。常州将继续大力引进行业头部企业,聚焦核心零部件制造和关键技术研发等环节,重点在高效储能、能源互联网等领域,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优质成熟的企业和项目,从而提高本地化配套率,不断健全完善产业链。
03
常州创新招商模式
导入外部资源,开启“金融招商”
近年来,常州通过产业基金,与各辖市区实现联动,借助子基金管理机构的资源渠道,积极匹配区内优势产业,持续引进了一批具备发展潜力的企业来常落地生根。
武岳峰科创引进的常州承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中国大陆射频前端技术产业链,企业预计在常州市总投入144亿元,现已累计投入超20亿元。
下一步,企业将联合院校共建半导体创新基地、培养半导体人才,推动常州市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形成闭环。
凭借现有投资机构的集聚效应,产业基金还将部分全国资本及产业方的视线聚焦于常州,达到“四两拨千斤”的能效。如,产业基金投资企业蜂巢能源以其技术实力获得了国投招商、IDG、三一重工等大批头部机构及产业方看好,仅2021年就实现了200亿元直接融资。2021年最新入选省潜在独角兽企业的安泰创明,在业务发展关键期获产业基金2000万元的直投支持,后续伴随产业基金引导的8300万元社会资本投入,有望成长为常州市具有自主品牌的新材料产业地标企业。
04
常州创新招商模式
携手一线创投,领跑产业升级
从专注“卡脖子”技术,到探索“零碳”科技,近年来,市财政局立足常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机制优势,吸引了包括毅达资本、武岳峰资本、IDG资本等在内的一众知名创投机构与常州市开启产业深度合作,共同发起设立子基金总规模达130亿元,有效填补产业链空白地带,注入创新血液。
今年年初,产业基金与IDG资本联合发起的国内首只“技术投资+场景赋能”“零碳”科技基金落户常州市龙城金谷,首期募资规模50亿元。该基金围绕国家“3060”“双碳”战略,在为太阳能、风能、动力电池等“零碳”科技领域的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资本支持的同时,借助战略投资方中华煤气丰富的实际场景应用,推动被投企业实现能源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快速迭代,能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推动常州市“零碳”进程。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下一步,市财政局将全面响应常州市上市企业倍增计划、上市后备企业“双百行动”,进一步完善企业上市前的基金支持和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体系,为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导入资金链,推动资本市场“常州板块”扩容提质。
05
常州创新招商模式
引进项目+定增投资收益
2021年5月11日,位于常州市经开区的常州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接待了一批特殊的访客——来自全国各地的116家金融投资机构及其147名参与人员。
常州星源是锂电隔膜上市公司星源材质(300568)的全资子公司,星源材质总部位于深圳,先后于2017年、2018年在常州注册设立了2家企业:常州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江苏星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此次为何吸引如此众多的投资机构的关注与调研?主要原因是常州星源与江苏星源2020年收入与净利润规模均实现大幅增长。
星源材质公司2020年整体营业收入为96,663.22万元,归母净利润12,116.06万元。换言之,星源材质在常州的两家全资子公司2020年对上市公司的收入贡献率为68.57%、净利润贡献率为110.11%(未考虑财务报表内部合并因素)。
这样的成果,主要源于常州市经开区招商团队在2017年的努力。
把好项目引进来,这只是第一步。更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7月经开区(常州东方产业引导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参与星源材质定向增发的方式给企业以资本支持(1.77亿元),当时的募投项目就是由江苏星源作为实施主体的“超级涂覆工厂”项目(投资预算总额20亿元)。
经开区通过参与定增将资金投向上市公司以获得股票,募投项目落在经开区,并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了非常丰厚的回报——截至限售股解禁日,账面收益率约为52%;由于至今还没有全部减持完毕,截至5月18日的账面收益率约为145%。
对于经开区而言,既引进了大项目,又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了可观的投资收益,真可谓“一举两得”。虽然此前可能付出了常规的税收优惠、土地补贴等方面的招商成本,但是通过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方式,应该把这些成本都收回来了,这还不包括常州星源和江苏星源给经开区带来的就业、税收等长远经济效益——经开区政府对这本账应该是算得非常精。
无独有偶,其实金坛区(常州金沙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早在2018年也以同样的方式出资3亿元参与了锂电正极材料上市公司当升科技(300073)的定增,所获得的股票于2019年4月17日解禁,当时账面收益率约为32%;截至2020年9月30日仍未减持完毕,当时账面收益率约为112%。
当升科技2018年10月在金坛投资建设了当升科技(常州)新材料有限公司,在2020年同样取得很好的业绩——营业收入为9212万元,净利润1201万元。
合肥“资本招商模式”广为传颂——引进京东方、兆易创新、蔚来等知名企业,带动了显示屏、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在本地的长足发展。
常州地方政府近年通过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方式,引进了锂电产业链优质项目落地——如此创新模式,同样也是值得鼓励和借鉴的。
来源:招商引资内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