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0969

热门资讯

精选全国园区与企业最新热门资讯

/
/
/
江西书记易炼红最新讲话:招商引资“高大上、链群配”思路怎么做?

江西书记易炼红最新讲话:招商引资“高大上、链群配”思路怎么做?

  • 2022-07-07 10:43

【概要描述】

江西书记易炼红最新讲话:招商引资“高大上、链群配”思路怎么做?

【概要描述】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招商引资内参
  • 发布时间:2022-07-07 10:43
  • 访问量:597
详情

7月5日,江西省扩大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工作大会召开。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出席并讲话,他强调招商引资要按照“高大上、链群配”思路。如何理解“高大上、链群配”思路,并以这个思路筛选招商项目,对易炼红这些招商方法思路进行了整理供参考。

 

 

1、易炼红:招商引资要按照“高大上、链群配”思路!

 

江西省要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坚定开放决心、优化开放举措、提升开放效能,系统推进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体制、开放环境建设,以更大气魄、更宽视野推进高水平开放,加快打造成新时代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特质和标识,反映着一个地方发展的眼光、胸襟、格局、担当和作为,也是推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去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招大引强成效明显,外贸外经成果丰硕,开放发展氛围浓厚,有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开放型经济规模总量还不大,必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进取拼搏的态度,把加快高水平开放作为江西未来发展的潜力、空间和希望,以高水平开放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我们从“顺应大势、提升位势、强化攻势、积蓄胜势”四个方面,就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提出要求。

 

顺应开放大势,以高水平开放引领发展潮流。要以更宽的眼界和视野把握大势,始终保持“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战略定力,在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全面推进高水平开放,加快把江西打造成新时代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要把准时代脉搏谋开放,把握发展规律促开放,把牢目标要求强开放,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抢抓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产业梯次加快转移的重大机遇,加快补齐开放短板,全力以赴“争抢拼”,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层次和质量。

 

提升开放位势,以高水平开放优化发展格局。要以高水平开放全面提升要素吸引力、资源配置力、核心竞争力,努力在新一轮区域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要强化全域开放大战略,加快形成四向拓展、竞相向外的立体化开放态势。畅通内联外引大动脉,推动路网与物流相配套、基础硬件与信息平台相衔接,单一交通向综合交通、通道型交通向枢纽型交通转变。抢抓国家战略叠加大机遇,强化支持政策集成耦合,真正以好平台好环境好生态引项目、揽人才,不断提升江西对外开放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强化开放攻势,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发展升级。要紧紧围绕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以更强的开放气魄、更大的开放力度,发起新一轮开放攻势,加快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要突出招大引强蓄后劲,坚持引进增量与提升存量并举,按照“高大上、链群配”思路,持续深入实施“5020”项目攻坚行动。提升平台能级强引擎,深入实施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不断增强各级开发区的硬实力。升级外贸外经增动能,千方百计稳住外贸基本盘,加快高水平“走出去”,高质量筹备办好“进博会走进江西”等活动,真正把参展商变为投资商。

 

积蓄开放胜势,以高水平开放赢得发展主动。要着力提升营商环境引力,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让营商环境成为江西对外开放的一张“闪亮名片”。要持续增强体制机制活力,优化开放考评体系、招商引资模式,创新开发区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切实为扩大开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要全面强化干部专业能力,加快培养造就一批懂政策、懂产业、懂技术的开放型经济行家里手,让他们成为客商认识江西、了解江西的“第一窗口”和“形象代言”,巩固扩大我省开放发展的成势根基、胜势格局,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创造更大空间、赢得更大主动。

 

 

2、易炼红:如何以“高大上、链群配”标准选择招商引资项目?

 

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的大环境下,各地都在强力招引项目、加快建设项目。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招引项目、建设项目不是没有标准,不是饥不择食,而是有方向、有标准、有要求的。我们招引、建设项目,要按“高大上+链群配”来设计定制。

 

“高”即高质量、高科技、高环保、高端化的项目。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大力引进一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数字“新基建”项目以及航空、电子信息、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和环境友好型项目。

 

“大”即大投资、大规模、大牵引的项目。要加强与全国性、国际性行业协会等合作,重点盯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中国民企500强、行业100强等大企业,大力实施招大引强“三百工程”和“三企入赣”,千方百计引进“5020”项目。这项工作已经多次作出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

 

“上”即上档次、上层次、上效益的项目。要聚焦“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聚力引进一批有利于我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和新经济新动能培育的优质项目,这样才有可能为我省带来精彩蝶变、实现华丽转身。

 

“链”即产业链上下游的项目。要针对我省产业链供应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实施铸链、补链、稳链、扩链、强链等工程,有针对性地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为有效应对疫情等不利影响、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我省建立了产业链链长制,由省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要切实发挥链长制作用,落实各方责任,协调解决好产业链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

 

“群”即集群化的项目。要加快实施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计划,聚焦开发区(园区)首位产业、主导产业,大力引进相关项目。

“配”即配套化的项目。要着眼于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整体竞争力,着力引进一批配套型项目,促进上下游、大中小、产供销整体配套。

 

 

3、易炼红:怎么做好项目招商?

 

第一,我们在以怎样的眼光看待项目。毫无疑问,各地的实践证明,项目建设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二“王炸”。没有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不了;没有项目建设,城乡功能品质提升不了;没有项目建设,人民生活改善不了。全省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牢记在经济发展中“项目为王”的道理,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

 

第二,我们在以怎样的胸襟招引项目。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虽然我们对项目如饥似渴,但不是想招就会来的。企业要作出投资决策,必定会综合考虑资源、区位、市场、人才、政策等多种因素,这其中,一个地方有多大的胸襟来承接它是一个先决条件,否则,其他条件再好也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所以,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讲清楚当地的条件、优势和发展前景,更要有宽广博大的胸襟。

 

一是要有开放的气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不开放的地方必然难以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的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从昨天开始已经正式施行了,我们要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决清理废除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规定,坚决打破对民营经济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要杜绝“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思想,舍得拿出最好的资源、最好的项目来招商。

 

二是要有共赢的理念。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要多为投资者利益着想,不能光顾着自己的利益、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在项目推介过程中,要充分展现项目的优势和前景,而不能过度包装、搞虚假宣传、欺骗投资者;在项目洽谈过程中,要努力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点,争取投资合作效果的最大化。要切实兑现招商承诺,决不能招商时“拍胸脯”保证、落实时“拍屁股”闪人,决不能寒了投资者的心。

 

三是要有法治的精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吸引项目最可靠的保障。要落实好国家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快推动出台江西省营商环境条例、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等,尽最大努力压缩权利寻租的空间。要加大对企业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要注重发挥好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的作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合理合法诉求。

 

 

4、易炼红:注重产业链招商和集群化招商,创新资本招商模式

 

重大项目建设关系全局、事关长远。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咬定目标不松劲,紧盯重点任务,只争朝夕、持续发力。要在抢进度上再发力,按照既定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做到一环扣一环、环环出效益,确保“日日有进展、月月有变化、年年有成效”。在优储备上再发力,坚持系统观念,注重长远考虑,以更积极的姿态、更超前的眼光、更大的胆识、更高的水准,精心谋划、包装和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在抓招引上再发力,持续开展好“三企入赣”“三请三回”等活动,注重产业链招商和集群化招商,创新资本招商模式,打好招商攻坚战。在守底线上再发力,既要争分夺秒,也要蹄疾步稳,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狠抓施工安全,牢牢守住廉洁底线。

 

针对项目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决不能有任何畏惧、回避、躲闪心态,决不能把问题“高高挂起”、老是“山河依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千方百计破难题,系统梳理、列出清单、挂图作战,以先进的理念、超群的智慧、创新的方式、精准的措施,全力破解项目建设中的“难点”“痛点”“堵点”,使重大项目顺利地动起来、有力地抓起来、迅速地干起来。要全力解决“资金难”问题,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加强银企联动,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更好服务项目建设;全力解决“供地紧”问题,积极争取更多符合国家战略的项目用地指标,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抓好“腾笼换鸟”工作,努力扩充增量、盘活存量;全力解决“审批慢”问题,最大限度合并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加快实现项目审批“线上办”“掌上办”“移动办”;全力解决“配套不足”问题,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夯实项目建设基础,优化项目发展环境。

 

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担当实干勇争先,进一步提振干事激情、保持旺盛斗志,做到责任全面认领、协调全面到位、督查全面严格,坚持“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工作模式,切实把“天天抓项目、月月上项目、年年成项目”牢记于心、紧抓在手,努力在抓项目、干项目、成项目的“赛马场”上彰显担当作为。

 

来源:招商引资内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电话

热线:

010-62567620

地址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远洋国际中心C座2303

关于我们

找园区网是中企信达旗下的总部经济园区与产业引导基金聚合平台,目前平台上的优质产业园区与引导基金遍布全国十省市。我们依托专业的团队、丰富的政府资源、强大的技术、创新的理念,并基于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阶段、行业特点和具体需求,为企业提供产业选址,投融资,专精特新,园区返税,税务筹划等一站式落地服务。 

给我们留言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

版权所有©中企信达(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9007971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首页          关于          资讯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