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精选全国园区与企业最新热门资讯
一文读懂:“链长制”1.0到3.0,为什么风靡全国日益重要?
- 2022-07-25 10:35
【概要描述】
在江西、浙江、湖南、山东等地,《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注意到,上至省领导、下至县区党政一把手,很多干部这两年多了个特殊的头衔:链长。大大小小的链长成为地区发展的一道景观。选取《瞭望》新闻周刊此文为大家梳理链长制发展进化的从1.0到3.0的过程及意义。
产业较成熟、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较早意识到产业链的重要性,并主动求变。
时间拨回到2017年。湖南省省会城市长沙有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但本地配套率较低;部分新兴产业发展较慢,未来产业鲜有布局;一些园区产业小而全、特色不明显,长沙亟需找到一条产业突围之路。
长沙市工信局投资规划与合作处副处长朱理劲回忆说,当时国家已提出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长沙开始探索如何围绕产业链来推进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工作。2017年9月,长沙市工信局牵头,联合重点园区和企业,着手研究推进产业链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方案。
根据方案,长沙确立了22条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创造性地设立链长制,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总链长,明确一位市领导联系一条产业链。同时,形成了完整的工作机制:每个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链长定期外出招商和调研,每年对各条产业链的工作考核排名。
一次调度会上,各条产业链的排名结果被当场通报。会后,排名靠后的产业链链长赶紧给工信部门打电话,了解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做法,逼着‘链长’必须实打实地抓工作。”朱理劲说。
链长制起初是个别地区的先行探索,随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加速了链长制的推广。对各地而言,确保产业链的安全、稳定、畅通,不是选做题,而成了必答题。
2019年,浙江在全省范围推行链长制,提出各个开发区确定一条产业链并实行链长制试点,由开发区所在地市县的党政主要领导担任链长,做好一个产业链发展规划、一套产业链发展支持政策等“九个一”机制,从而推进形成区域特色产业。这被认为是依托浙江“块状经济”的制度演变。
2020年以来,江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份以及深圳、宁波、合肥等城市,因地制宜推行链长制。比如,山东建立了链主企业牵头主导、产业链联盟合作、产学研协同推进、要素保障服务等四大机制,还启动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江西11名省领导担任14个产业链的链长,把纾困解难作为链长制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一链一策、一企一策,既统筹解决共性问题,又精准解决关键难题。
梳理各地链长制工作,可以看出共性特点:党委政府部门或者行业协会负责人担任链长,发挥高位推动、统筹协调、促进督办的作用;龙头企业作为链主,发挥对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动作用;政府部门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对产业链进行系统梳理,使得招商引资、投资规划等工作更具针对性。
如今,链长制还在不断进化中。比如,产业链范围由原来的二产拓展到种业、物流、文创等一产、三产;工作内容由侧重于招商引资延伸到项目建设、企业培育、平台引进;工作机制方面,多地提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价值链“五链融合”。
作为一项强化产业链主体责任的制度创新,链长制新就新在,在以领导挂帅担任链长,通过充分发挥党政一把手集聚内外部资源的能力,提升一个区域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本刊记者采访发现,自2017年首次有探索实践以来,历经疫情等因素反复考验,链长走过了三个鲜明的发展阶段。
-01-
链长1.0版:为企业解燃眉之急
很多企业对链长的直观认识,都是源于一次紧急的求助。今年3月以来,南昌遭遇疫情,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物资供应受到影响。得知情况后,作为产业链链长的南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艳连夜召集交通组、企业组和卫健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研究出“不接触”闭环管理措施,同时规划建设货车营地,一辆货车从驶入到驶离不超半小时,有效打通物流堵点。
得益于此,一季度,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不仅生产没有“掉链”,产值还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7%,实现逆势上扬。
两年前,赣州市同兴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因外在因素丢失一个十多亿元的订单,企业瞄准智能穿戴领域寻求补救,关键是要在300天内完成主厂区交付。一次由产业链链长召集的政企圆桌会议当即召开,环评、电力等部门干部下了桌直奔现场,高效推动厂房建设。
“落户十年,营收破百亿。如果说前些年发展主要靠市场红利,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则是危中寻机。”公司副总经理温中家说,今年准备把研发中心也落户老区。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仅在江西,去年各级产业链链长就全面摸排梳理出涉及产业链发展的具体困难问题817个,并进行分层分类,列出问题台账、交办清单,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到去年底已办结784个,办结率96%。
有困难找链长,成为很多地方在特殊时期稳经济、促发展的重要一招。
-02-
链长2.0版:延链、补链、强链
随着工作的深入,如何解决产业存在的链条不完善、配套不健全等问题,成为很多链长思考谋划的重点。
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是赣县区的主导产业。受技术、人才等因素制约,就在五年前,赣县区的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大多还停留在对稀土原材料初级加工层面。
在赣县区委书记廖永平看来,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仅靠抓单个企业远远不够,必须着眼全局,进行延链、补链、强链。
链长廖永平带着这个链条的团队工作人员,在多方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绘制了“一图两库”,即产业链招商图谱、重点企业库、重点项目库,明确重点发展稀土永磁材料以及高端装备制造,形成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合金、磁钢元器件、稀土永磁电机、高端装备制造的深加工产业集聚区。
去年以来,廖永平率队到深圳、宁波、东莞等地,围绕产业链招商,紧盯“高大上”、加快“链群配”,对接了中车永济、宁波韵升、正威集团等产业龙头企业,引进了桉特电机、广州鸿森、现代壹点等一批首位产业企业。
数据记录这位链长的工作重点:今年2月下旬,短短5天时间,他先后跨越粤浙两省,接连走访对接12家企业。近三年来,全区引进重大项目76个,投资总额达779亿元,占地10000亩的永磁电机产业园开工建设。
水大鱼大,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生态。仲夏时节,位于赣州市赣县区的江西汉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火热。从2016年营收2000多万元,到2020年8000多万元,再到今年有望达到2亿元。
汉驱公司技术负责人张文程介绍,公司总部和研发基地在深圳,之所以选择赣州,主要是为了方便就地采购生产直驱电机所需的稀土永磁材料,初步统计仅物流成本每年就可减少200多万元。
-03-
链长3.0版:布局创新链
处于价值链中低端,是江西不少地方经济发展的切肤之痛。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当地除了完善产业链配套之外,链长们还在积极谋划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同样是在赣县区,2020年7月,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的落户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这是一家由中国科学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创建的高端研发平台,也是江西省第一个中科院直属科研机构。
为了承接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的落地,赣县区举全区之力给以支持。“大数据时代,掌握新知识、特殊技能的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廖永平说。
9个院士团队领衔的大批一流科学家、30个稀土相关研究单位纷纷入驻,启动多项科研攻关项目,不到两年,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已推动7项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除了永磁电机,稀土产业链还在加快向交通、医疗、农业、智能制造等场景的拓展应用,打通了工业绿色转型与产品价值提升的双向转化通道。
廖永平说:“担任链长,改变了过去对单个企业逐个帮扶的做法。通过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有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打造更高水平的产业集群。”
如今,在赣县区,以中科三环、粤磁科技、腾远钴业、寒锐钴业为龙头的稀土永磁材料、新能源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均达到全国三分之一市场份额。
江西鹰潭,世界铜都。自2017年成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简称03专项)试点示范核心基地以来,鹰潭多了一张新名片:物联网。
鹰潭市委书记许南吉介绍,在链长推动下,全市主城区5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建成中国信通院鹰潭物联网研究中心、华为(江西)物联网云计算创新中心、北航鹰潭研究院等44个物联网创新平台,集研发、检测、认证、成果转化及网安、信息存储于一体,成为国内移动物联网产业服务平台配套最齐全的城市之一。
江西百盈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NB-IoT太阳能控制器生产企业,公司总经理吴凤明说,曾经为一款智慧路灯控制系统,光去北京检测就花了4个月。鹰潭泰尔物联网研究中心成立后,在本地10天就能搞定,大大缩短研发进程。
“把检测、评测平台搬到企业身边,这是比简单的税费优惠更高层次的营商环境配套,有助于优化企业发展生态,培育壮大产业链。”中国信通院江西研究院(鹰潭)院长陈昌鹤说。
在航空产业引入全国首个省局共建的民航适航审定中心;在VR产业建立了虚拟现实标准检测与评测中心;分批组建龙头企业或有条件的高校院所牵头、各创新主体高效协同的24个创新联合体……如今,江西已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超过70个、省级研发平台超过1200个。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让江西一个个产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2021年,江西有色金属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电子信息产业迈上6000亿元新台阶,居中部第一;物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经济快速发展,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8000亿元。
除了引进和搭建平台,在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方面,链长们还在不断探索中进阶:组建产业联盟盟长、金融服务团团长、高校校长、企业链主,通过链长牵总、盟长搭台、团长服务、校长支撑、链主带动的“四长一主”工作协调联动机制,让学术、金融资源等更加紧密融入产业发展大局,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来源:招商引资内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